梅花盆景园
来源:锦江区图书馆作者:浏览量:

 

位于幸福梅林醉香路,占地面积约为5亩,由一条110米的诗廊和一个精品梅园构成。它也是当地农民学习古装盆景栽培技术的场所。 千百年来,以梅花和梅花精神为对象的诗词歌赋多如繁星,构成了我国文化辉煌灿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步入园区,整个园内摆放着许多精巧绝伦的川派梅花古桩盆景。在园区的中间还能看到三块独特的文化石,左边的文化石上镌刻的是毛泽东同志于1962年12月26日过生日时所写的一首七律诗《冬云》;中间的文化石上复刻着清代《芥子园》画谱中的一副梅花图,文化石的沟裂刚好和图中梅花的枝干相吻合,仿佛自然天成,浑然一体,可谓巧夺天工;右边的文化石上镌刻的陈毅元帅所作的一首《红梅》诗。继续前行,可以看到在诗廊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匾,匾上书写着咏梅诗廊四个字。这四个字是我国梅花专家、梅花泰斗陈俊愉老先生题写的。在咏梅诗廊中共收集了中国古代众多风格流派的咏梅诗。走进诗廊,首先便会看见毛泽东于1961年手书明朝诗人高启的梅花九首之一的《梅花诗》,诗中讲述了两个故事。在一个大雪满山的早上,在一个山中的破庙里栖息的人们都外出乞讨寻觅食物去了,只有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虽然他肚子已经非常饥饿,但他不愿意食别人的嗟来之食,作者将梅花比做了高士,生动展现出了梅花高洁的品质;另一个故事是说:在一个月色非常优美的晚上,有一个人来到林中的小酒馆中与一位漂亮的姑娘对饮,酒醉之后就抱着姑娘熟睡了。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抱着一颗梅花树的树干,睡在梅花树下,作者又将梅花比作了美人。作者通过这首诗将梅花最主要的特征展现于我们的眼前,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的喜爱之情。毛泽东也非常喜欢这首诗,并称赞作者为明代最伟大的诗人。 诗廊中共收集了26首经典的梅花诗,并以立碑的方式在诗廊中展出。纵观全部藏诗,可谓名家荟萃,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这些诗词将梅花的神韵与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诗廊烘托出了幸福梅林的人文气息,增加了梅林的文化底蕴。穿行在这条古香古色的诗廊中,感受着梅花淡雅的芬芳,既可发思古之幽情,又可赏心悦目、陶冶情操。 整个园中比较名贵的要数这盆名为东方雄师的古桩腊梅盆景。观赏古桩盆景是按照瘦、透、漏、皱、形来进行赏析的,所谓瘦是指 整个桩头很精瘦;所谓透是指从正面可以看到后面;所谓漏是指从上面可以漏下来,有空洞的感觉;所谓皱是指看起来像老人,有纹路,形容腊梅的褶皱感很强、树龄很长;所谓形是指桩头的形状,比如有的像人,有的像大象…...,这盆古桩盆景可谓五点皆具,所以它可称为古桩梅花盆景中的精品。

尊敬的用户:      有什么可以帮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