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可以理解的,很多家长都会把这个愿望寄托在学校上,就是说,以为进了名校就万事大吉,进了一般的学校就前途坎坷,因此就会出现一些不是很合理的想法和做法。比如,有的家长会孤注一掷,告诉孩子,一定要考上某某学校,否则会……孩子的压力自然会增加很多。虽然小学毕业生已经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关于升学大事,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参考或认定家长的选择是正确的。 家长以夸大的形式教育孩子读书的重要性,从而也影响了孩子对学校的看法,当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时,他可能会有挫败感,觉得不如名校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可能降低。 名校有名校的优势,但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怎么样?孩子有何愿望?这都是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择校问题上,家长一定要摆正心态,并教育孩子也要摆正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报一两所就可以了,不要到处参加考试,以免孩子过于紧张和疲劳。 初中生的可塑性是很高的,前途、命运如何?不在于一次考试,而在于自己以后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是很重要的因素。其实,家长更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以为孩子小就肯定没什么烦恼,他们长大了,需要有说话的空间,家长的教育方式要适应孩子的变化。 培养独立学习 整个初中阶段分为适应期、发展期、巩固期,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适应期越短,孩子以后的发展越好。 中学阶段课程增多,难度也比较大,对孩子独立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小学阶段,有的孩子做完作业后会让家长检查、签名,当这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后,在无意识中已经培养了孩子的惰性和倚赖性,因为有家长把最后一道关,他自己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就比较粗心,容易犯错,因此,家长要早点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不要陪读。至于学习方法,在入学后,老师会根据不同的课程教给孩子不同的方法,当然在平时的学习中,家长也要及时指点孩子。 学会自我管理 小学阶段,孩子的很多事情都是由家长和老师去打理,上了中学后,他自己掌控的时间和空间就相对多一点,因此,自我管理能力很重要。 在入学前,家长可适当对孩子进行一番教育,告诉他:你已经长大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有包容心,准确处理好同学关系,不要沾染坏习气。 此外,在孩子入学以后,家长要多花时间从老师那了解情况,以便及时指导教育。
来源:新浪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