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是什么?城市即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标志,又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家园。“如果我们仅将研究集结在城墙范围内的那些永久性建筑,那么我们就还根本没有涉及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历史告诉我们,城市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有内涵、有个性、有感情,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城市通过自身集中的物质和文化力量加速了人类交往活动的形成,并通过城市的各种有形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的意识形态载体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这个不断传承的城市灵魂就是“城市文化”。城市是人类文化的最高体现和重要结晶,城市文化恰恰包括保存着城市记忆,明确城市的定位,决定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精神等等方面。欧洲很早便重视城市文化的建设,并在努力推进“欧洲文化之都”建设。作为四大文化古国的中国来说,城市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当得到更多的重视。张謇先生曾言,“哀莫大于亡史,而国亡次之。”城市文化的构建与扬弃,是我们仔细思考的问题。今日,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处于新的十字路口,历史与现代、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创新均需以文化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本书以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为题目,初衷想必亦是如此罢。 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生存和生长的土壤,不同地域间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我们应当看到地域文化差异是永远存在的。但是,当今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文化危机”确实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自居于“弱势文化”。要想立足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就不但要考察西方城市发展史,借鉴发达国家城市文化复兴的研究成果,并对我国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做出借鉴回应。虽然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已经落在肩上,阅读和理解城市文化的乐趣却绝不限于此,因为“城市是文化的空间,是一部打开的书,是一代的关荣与梦想、期翼与抱负,城市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城市文化便是寻找我们自己。体味城市文化的另一种快乐来自于,“有了丰富的历史、地里、文化知识,就好像顿生慧眼,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但一旦你发掘出李、杜题韵,东坡游记,立即光彩照人。”或许这也是读书本身的超然之一吧。